這篇文章很有意思,從中國大學史對於『三代之學』的附會,談到清末以來,大學的創辦與辦學觀點,最後帶到中外高等教育理念的融合上。
大學基本上是西方教育下的產物,相對應的中國教育機構應該算是書院。但是自章太炎以後,對大學體制的抗議大體越來越不受重視,梁漱冥辦的書院機構也是慘澹經營,基本上在現代社經體制下,書院這樣的制度已經難以實現。
然而大學和書院卻未必全然沒有交集。
時人樂於傳詠梅校長的名言,「所謂大學者,非謂有大樓之謂也,有大師之謂也。」,卻不追究這句話的真正內涵,對於『大學』來說,大師之所以重要,不只是因為其學識淵博,智慧超群,更因其可以為成為學生追摹的目標。
孟子說:「所謂故國者,非謂有喬木之謂也,有世臣之謂也。」我現在可以仿照說:「所謂大學者,非謂有大樓之謂也,有大師之謂也。」我們的智識,固有賴於教授的教導指點,就是我們的精神修養,亦全賴有教授的 inspiration。(《就職演說》,梅貽琦)
而所謂的『全賴有教授的 inspiration』,更明確的說就是古者學子從師受業,謂之從游,孟子曰,「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」,間嘗思之,游之時義大矣哉。學校猶水也,師生猶魚也,其行動猶游泳也,大魚前導,小魚尾隨,是從游也,從游既久,其濡染觀摩之效,自不求而至,不為而成。反觀今日師生之關係,直一奏技者與看客之關係耳,去從游之義不綦遠哉!此則於大學之道,體認尚有未盡實踐尚有不力之第二端也。(《大學一解》,梅貽琦)
這樣的觀點,不亦乎將傳統書院的啟迪教化的教學精神引入大學之中。P.S., 我很愛看這類大學介紹的書,大陸其實這類書蠻多的,市面上也不乏介紹牛津、劍橋、MIT 、哈佛的書。反觀台灣就沒有什麼書介紹大學,故然歷史太短,沒有大師精采不起來是一回事,然而好像國人也比較不注重這方面的東西....。現在的學生對校史有多少概念呢。讓我想起之前去台中玩時簡秀蓉為我介紹東吳大學的歷史的事,東吳算是很注重這點的學校吧,雖然它的校史在台灣的大學中似乎也不算是特別長。但是她們卻有學生社團專門做這類導覽,實在蠻好的。如果說清華有這種社團,有這種精神,也不會輕易說要和交大合併了吧.....。
Ref.:
《清華"永遠的校長"梅貽琦》
《清華治學精神:行勝於言》
Tag: [Book], [History].
1 則留言:
台灣:已有,不覺一回事
大陸:失去,想尋回
香港:已有,但危殆。(在捍衛中,吉凶未卜)
張貼留言